閱讀書庫Bar 003 # 學習篇-深度工作力

企業培訓|企業內訓課程|團隊合作遊戲|公司教育訓練課程|team building活動

你曾有想專心做事,卻被突來的訊息吸引去
回頭想要繼續做事卻發現,時間大把又過去了
然後沒多久,就又開始這樣的循環了嗎?

科技的進步
卻也使得我們的思考
及專注變得越來越淺薄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
這本深度工作力就提供了我們一些解藥

本書開頭先說明了深度工作
為我們生活所帶來的好處
以及我們現代生活為何如此容易分心
習慣從事低生產力的淺薄工作
並從神經學、心理學、哲學角度
為深度工作的好處作論證

其中提到了一句很關鍵的公式
『高品質生產工作=花費的時間x專注的程度』

而這邊直接藉由一個問題

『Q.如何有效提供工作專注度及效率呢?』

來重點摘述一些大家可以馬上使用的部分

一、 刻意練習
1.紀錄領先指標:首先先選定最重要的事,然後為此訂定目標,但你所訂定的目標是領先指標還是落後指標呢?落後指標指的是最終想改善的事情,舉例如果目標是減肥,那落後指標就是體重,但落後指標卻不能改善你的行為,而領先指標就是基於落後指標的基準上,衡量驅動成功的新行為,例如每週運動的次數或時間等等

2.安排有效醒目的計分表:透過每週具體的紀錄,貼在具體能時常看到的地方,即能時刻提醒自己的目標現況

3.檢討成效:數據最重要的是用用來提供後續行動的調整,例如發現上一週運動次數少來幾次,是因為行程太滿還是太晚睡,那該如何調整?是提早將運動時間排入嗎?還是調整睡覺時間呢?該如何調整行為來改善成效是這部分的重點

二、 克服分心的方法
我們都想專心深度工作,但人天生就是分心的生物,那我們該如何避免呢,文章也提供了三種方式

1.安排深度工作時間:每日刻意安排一個最不容易被打擾的時間,例如早上五點-七點,或者一週安排一個時段不排任何事情,做你認為最重要的工作

2.實施上下線原則:在需要深度工作時段,明確的隔絕網路或其他干擾的可能,例如開啟飛航模式、在一個不會被他人影響的空間等等,隔絕一切分心的可能,完整的下線進入深度工作模式

3.深度工作儀式:養成深度工作的習慣動作,例如同樣的房間、泡一杯咖啡、開啟飛航模式等等,一樣的動作、一樣得場所,減少不確定的阻力。

三、 鍛鍊專注度的方法
有人說專注度就像是HP,做許多事情都會消耗,所以隔絕不重要得事,選定重要的事情更為重要,但還有一個作法,就是想辦法提升你每天HP的最大值,讓你一天內有更多的專注度做更多的事。

1.生產性冥想練習:此目標是花一段你會用上體力但不會用腦力的時間,例如跑步、開車、洗澡等等,集中在一個明確的職業問題上,例如寫文章的大綱、一個計畫的時程安排等等,然後當你的注意力飄移或停止時,持續將它帶回思考的問題,訓練心智的肌肉,磨練你的專注力。

2.適時補充專注度:當專注度消耗到紅血階段,要補回來就不容易,但如果在過程中適度的安排有助恢復力的活動如,至自然走走、看看夕陽、和朋友閒聊等等,這些不需要導向性的注意力的活動(刻意專注的活動),即能有助專注力恢復,像我現在就習慣在25分鐘的專注工作後,刻意讓自己起身走走透透氣5分鐘後,再回歸崗位持續工作

3.工匠工具選擇:當要運用一項工具時,思考其好處是否多於壞處,如有就使用,沒有就隔絕,例如FB能協助你與朋友聯繫感情,但他會耽誤你多數的專注時間,如你認為壞處多於好處,那就捨棄使用,以保護你的專注力。

上述所提的三項原則及方法
希望我們都能試著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
或許我們能從三件簡單的行動開始
1.思考重要的工具及事情為何
2.刻意安排你的深度工作時間並訂定領先指標
3.開始使用隔絕分心發法
(番茄時鐘、落實下線原則等等)

專注力真的是我們現代人的稀缺寶物
如能大量提升我們的專注程度
即能大幅度提耕我們的生產力
就像作者所提
『高品質生產工作=花費的時間x專注的程度』

期待我們都能找到我們的深度工作時間
大幅提升我們的生產力嘿:)

#有機學習Bar
#週五閱讀書庫Bar
#一起擺脫淺薄工作吧

其他文章

#企業教育訓練 #員工培訓 #disc#disc介紹
#有機學習Bar#週一活動寶箱Bar#租下你大腦的房間 
#有機學習Bar
#有機學習Bar#週一活動寶箱Bar#運用桌牌捉住學習力
#有機學習Bar#週五閱讀書庫Bar#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有機學習Bar#週一活動寶箱Bar#每一幅畫都有他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