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庫Bar 002 # 學習篇-精準學習

企業培訓|企業內訓課程|團隊合作遊戲|公司教育訓練課程|team building活動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你時常覺得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
不知從何下手,因而感到焦慮嗎?
這本書就為你帶來的解答
帶我們逃離那「低等勤奮」的陷阱

我們可以用20%的知識,解決80%的問題
透過找到屬於重要的「臨界知識」
建立起屬於我們的學習體系
並且有效的運用知識化為行動

本書的大略分成幾個部分
一、如何有效學習
二、學習如何學習
三、如何運用學習

一、如何有效學習
其中先提到我們現今遇到的困境
缺乏「認知深度」
我們總以為我們知道許多
但都停留在比較片面的事實與表層
但今天換一個場景跟狀況
你的知識可能就運用不上了

而學習的目標作者分為三者
1.解釋問題
2.解決問題
3.預測問題

而其學習的重點在於能否擁有「深度認知」
「分析問題時,能否跳出問題本身,並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時,能夠根據理由,判斷是否接受這個結論」

白話就是,能不能得知核心的問題在哪裡!
而經由深度認知所得到的結我我們就稱為
「臨界知識」: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規律或定律!

當我們能深刻了解問題的本質
並且找出具有規律通則的「臨界知識」
那就能進而解決許多問題
並且進一步預測問題

例如當我們理解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時
我們就知道,物體會越落越快
並且也能因此延伸造出火箭等等

當我們理解複利的威力時
就知道要提早理財規劃
或者哪些會產生複利效果的事情要提早開始做

二、學習如何學習
作者透過提升學習能力的三個方法來做說明
『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

1.反思:提升知識的掌握層次
而反思的步驟為:
(1)觀察結果現象
(2)研究原先假設
(3)反思校正假設

而可以用哪些方式可以練習呢?
(1)小事反思,深刻思考
(2)生活案例化
(3)反思日記定期回顧

總之就是深刻的反思自己的生活
像我現在每天睡前習慣寫下這一天做的很好的部分
以及做的不好的事情
是什麼原因、那該怎麼做
然後固定每週、每月回顧
有沒有哪些事情重複發生、那該怎麼做

像我就發現,我回到家後
如果沒有在10分鐘內趕緊洗澡
那我那天就極有可能很晚睡

如果我前一天沒有安排隔天的行程細流
那我隔天就很容易睡很晚,或者沒有什麼產能

那我就會刻意讓自己
回家就盡快洗澡
睡前一定要安排隔日流程

2.以教為學
提到教別人有幾個幫助學習的好處
(1)會發現自己的知識阻塞,進而打通已有知識
(2)教別人的過程,是一個強化記憶和認識的過程
(3)別人的提問質疑,會加強我們思考及學習

3.刻意練習
這邊所提的刻意練習
其中提到一個元認知的概念
指的是「我們思考過程的思考」
而刻意練習
「就是提高元認知(認知能力)的歷程」
這樣的認知過程通常有幾個步驟

看到問題>思考問題本質>
能解決的規律(臨界知識)>決定採取的行動

每次看到問題,運用這樣的思考歷程
便能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

三、 如何運用學習
首先提到如何找到自己的臨界知識
作者提到,從自己喜歡的領域開始
深度學習這個領域的重要知識
建立這個領域的知識脈絡
透過三個步驟
1.興趣領域,深度學習
2.找出通則及原理出處
3.嘗試用基本原理解釋知識

當深入的學習一個領域時
就會慢慢了解到一些通則跟定律
例如我這陣子,主要閱讀有關「學習力」
相關的書籍,就會發現許多都提到
『形成知識通則的重要性』
『帶著問題及目標閱讀的用意等等

而作者文末花了一個章節
提了八個核心的臨界知識
例如機率、黃金圈、系統思考等等
並用案例具體說明這些臨界知識的重要性
讓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運用在自身的生活中

看完這本書
讓我想到前陣子很夯的一本黑皮書「原則」
作者透過大數據分析
形成自己在生活及工作上的原則
讓自己產能跟生活可以有最大的效率
並且避免一些曾發生的過錯及問題

而這些書籍也都提到一個重要關鍵

【只有能給改變你行動的資訊,才是知識】

行動的關鍵,讀了再多的書
學了再多的事情
如果不行動,一切都是白搭

而看完這邊書提供給各位夥伴三個可以開始做的方向
1.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開始深度廣泛閱讀
並且找出通則「臨界知識」
2.試著寫下自己的每日反思日誌
並且每週、每月固定回顧
3.刻意使用刻意練習的思維來看待事情

期待我們都可以透過有效精準的學習
讓我們的化知識為力量,使行動為指南
朝著期許的目標大步前行嘿!

#有機學習Bar
#週五閱讀書庫Bar
#找出你的臨界知識吧

其他文章

#企業教育訓練 #員工培訓 #disc#disc介紹
#有機學習Bar#週一活動寶箱Bar#租下你大腦的房間 
#有機學習Bar
#有機學習Bar#週一活動寶箱Bar#運用桌牌捉住學習力
#有機學習Bar#週五閱讀書庫Bar#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有機學習Bar#週一活動寶箱Bar#每一幅畫都有他的價值所在